2014年1月8日 星期三

每日一字花惹發 - 2014年1月份


每日一字花惹發 Completely Random Word of the Day

2014年1月份


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字是:"Duck face" (n.)

"Duck face"(也可以寫作 "duckface")字面上的意思是「鴨臉」,

但實際上,則是指不少女生自拍時最愛擺出的「嘟嘴」表情,且帶有嘲笑意味。

在歐美國家,女生自拍嘟嘴的習慣感覺比亞洲女生起步還晚,

後來一直到社交網站 MySpace 在2005年盛行之後

才開始有女生把嘟嘴自拍照拿來當封面照片,所以一開始,

「嘟嘴」在美國其實被稱為 "Myspace face"。

"Duck face" 的說法則是從2006年左右開始出現,用來嘲諷女生嘟嘴就像鴨嘴一樣。

由於 "duck face" 比較生動有趣,也不被局限於 MySpace 用戶,

所以現在就變成了廣泛被大家接受的說法。

例句:"Stop making duck faces in your photos, Tony. It's really disturbing!"

(拍照時不要嘟嘴啦,Tony,你這樣真的讓人很不舒服欸!)



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字是:"Phub" (v.)

"Phub"(IPA 音標為 /fʌb/)是近兩年來才出現的新單字,作為動詞,

用來指人們「只顧低頭滑手機,不顧身旁人事物」。

"Phub" 這個字是由 "phone"(電話)跟 "snub"(冷落)結合而成,而它的出現,

其實是為了宣傳澳洲的 Macquarie 澳式英語字典。

2012年五月,Macquarie 為了打響知名度,

請了位於墨爾本的 McCann 公關公司來幫忙設計宣傳活動。

McCann 公關公司所想出的妙計,就是找來語言學家跟作者,

針對時下最流行的智慧型手機設計出一個新的單字來形容「低頭族」,

一邊推行「反低頭族運動」一邊打響字典知名度。

在經過一番討論之後,"phub" 便因而誕生,並且透過反低頭族運動風行全球。

除了 "phub" 這個原形動詞之外,

也有 "phubbing"(動名詞型態)跟 "phubber"(名詞,指「低頭族」)這兩種用法。

例句:"Tony, stop phubbing when I'm talking to you! That's very rude."

(Tony,我在跟你講話的時候,你可以不要一直低頭在那邊滑滑滑嗎?

這樣很沒禮貌欸!)



今天再來為大家介紹一個深夜梗單字:"Wang" (n.)

"Wang"(IPA 音標為 /wæŋ/)這個字,

除了當成中文姓氏「王」或是「汪」的英文翻譯之外,其實還有另一個意思,

那就是男生的「老二」

(不是我要惡搞姓王或姓汪的網友們啦!這個字真就是這樣...)。

把 "wang" 用來指「老二」的說法最早源於1930年代,

是 "whangdoodle" 這個字的簡稱。

當時人們會用 "whangdoodle" 來形容「不知道叫什麼的東西」,

而「老二」也是一種最好不要在公眾場所直接大聲說出來的東西,

所以就開始用這種比較隱晦的說法來指「老二」。

久而久之,"whangdoodle" 就被簡化成 "whang",最後也就演變成現在的 "wang" 了。

例句:"I said Tony was playing with his friend, Wang. 

I didn't say Tony was playing with his friend's wang!"

(我是說 Tony 跟他朋友小王在一起玩,我沒有說 Tony 在玩他朋友的老二!)



今天要來為大家介紹一個比較深夜梗的單字:"Schlong" (n.)

"Schlong"(也可以拼成 "Shlong",IPA 音標為 /ʃlɒŋ/)

源自 Yiddish(意第緒語)的 "shlang",原本意指「蛇」,

但在傳入英文口語之後則變成指男生的「老二」

(而且因為是 -long 結尾,所以通常用來指尺寸不小的老二)。

意第緒語說穿了其實就是居住在歐洲的猶太人所使用的德語,帶有獨特的猶太文化。

從19世紀末一直到二戰前後,美國湧入了大量來自歐洲的猶太移民,

而意第緒語也就跟著一起被帶入美國,並且開始漸漸融入英文。

把 "schlong" 當成「老二」的用法最早出現於1960至70年代之間,

而現在英文口語當中還有不少單字也都來自意第緒語,

像是 bagel(貝果)、glitch(程式錯誤)等等都是。

例句:"Tony was trying to build a snowman,

but that pile of snow ended up looking more like a schlong."

(Tony 原本是想要做一個雪人,

可是最後弄出來的那堆雪看起來反而比較像根老二。)



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單字是:"Five o'clock shadow" (n.)

"Five o'clock shadow" 字面上的意思是「五點的影子」,但實際上,

這個字是指「鬍渣」。雖說 "stubble" (n.) 也可以用來指鬍渣,

"five o'clock shadow" 則比較口語也比較有趣,

用來形容那些鬍子長得比較快的人即使早上剛刮完鬍子,

到了下午臉上還是會出現鬍渣,像是被一層影子蒙住了一樣。

但為什麼要說五點,為什麼不是四點或六點呢?這最早要追溯回19世紀。

當時的英國人習慣在下午五點的時候喝下午茶,並將其稱為 "five o'clock tea"。

這種說法傳到美國,變成 "five o'clock dinner"(因為美國人不愛喝下午茶,

但喜歡在晚餐時間之前先吃一些輕食或點心)。到了1930年代,

美國一家刮鬍刀公司為了推銷產品,

在廣告裡鎖定那些去吃 "five o'clock dinner" 時鬍渣已經長出來的男性,

"five o'clock shadow" 這種說法也因而誕生。

例句:"Tony can never get a sexy five o'clock shadow 

because he can't even grow a beard."

(Tony 留不出性感的鬍渣,因為他根本就沒什麼鬍子。)



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單字是:"Moon" (v.)

"Moon"(IPA 音標為 /mun/)當成名詞的時候,意思大家應該都知道,

那就是「月亮」,可是當成動詞用的時候,

它的意思就變成了「露出屁股來挑釁別人」。早從18世紀中葉開始,

英國就有人戲稱「屁股」為 "moon",因為屁股跟月亮一樣,都是白白圓圓的。

到了1960年代,因為「露屁股」這種挑釁行為在美國變得越來越流行,

"moon" 的用法也跟著變得更多元,衍生出動詞型態,

也開始有 "mooning"(露出屁股來挑釁別人的這個動作)

跟 "mooner"(露出屁股來挑釁別人的人)這些用法出現。

例句:"Uh...Tony is mooning the neighbors again."

(呃...Tony 又在露屁股挑釁鄰居了。)



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單字是:"Athlete's foot" (n.)

"Athlete's foot"(IPA 音標為 /ˈæθlits fʊt/)字面意思是「運動員的腳」,

但其實這個字就是英文口語當中的「香港腳」。

有些人認為中文裡「香港腳」這個名字源自殖民香港的英軍,

但姑且不論這個說法準不準確,可以確定的是,

英文的「香港腳」跟香港一點關係也沒有。雖然正式的醫學名稱是 "tinea pedis",

口語上 "Athlete's foot" 才是最常見的用法。這個說法據稱源自1920年代的美國,

因為運動員都需要長期穿著運動鞋,腳汗加上密不透風的鞋子容易導致黴菌滋生,

再加上運動員練習結束之後常常會一起在淋浴間沖澡,

開放式的淋浴間地板更助長了香港腳的傳染,久而久之,

運動員就成了香港腳的代名詞,也因而產生了 "Athlete's foot" 這種說法。

例句:"As bad as Tony's feet smell, he actually doesn't have Athlete's foot."

(雖然 Tony 的腳很臭,但其實他真的沒有香港腳。)



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片語是:"Hit pay dirt"

"Hit pay dirt"(也可以說 "strike pay dirt")字面上的意思是「打到付錢汙垢」,

但實際上,這裡的 "pay dirt" 指的是「含有礦藏、值錢的土壤」,

所以這個片語真正的意思是指「挖到寶」或是「成功」。

這個用法源自19世紀中期美國西部

(尤其是加州,看「舊金山」這個中文譯名就知道)的掏金潮。

當時的礦工把含有金礦的土壤稱為 "pay dirt",

所以挖到金礦就被稱作 "hit pay dirt",後來這個用法再漸漸傳入日常生活當中,

才演變成現在「挖到寶」跟「成功」的意思。

例句:"Tony's hope to hit pay dirt with his online translation gig is really unrealistic."

(Tony 希望藉由線上翻譯來讓自己飛黃騰達的這個想法真的很不切實際。)

p.s. "Pay dirt" 在美式足球裡也可以用來指「達陣區」。

還有,美國國家美式足球聯盟NFL

舊金山49人隊的隊名就是為了紀念1849年開始的掏金浪。



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單字是:"YOLO" (interj./v.)

"YOLO"(IPA 音標為 /ˈyoʊloʊ/)是 "you only live once"(人生只有一次)的縮寫,

可以當做感嘆詞也可以當做動詞用,

乍看之下應該要像傳統拉丁文諺語 "carpe diem"(活在當下)

還有 "momento mori"(別忘了自己總有一天會死)一樣,

鼓勵大家把握人生,但其實卻被現在的年輕人詮釋為「不論如何都要享受人生」

(有點類似90年代末跟2000年初,

臺灣年輕人愛說的「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

變成了年輕人做蠢事的藉口。

把 "You only live once" 縮寫成 "YOLO" 的說法最早其實出現在90年代末,

但一直到饒舌歌手 Drake 在2011年的歌曲 "The Motto" 當中提到 "YOLO",

這個單字才開始真的流行起來(也開始被討厭)。

例句:Nick: "Hey Tony, I heard you got arrested for DUI last week. What happened?"

Tony: "It was all fun, ya know, YOLO!"

Nick: "You're retarded."

(Nick:「欸 Tony,聽說你上個禮拜因為酒駕被警察抓喔?

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

Tony:「好玩嘛,你也知道,人生只有一次啊~」

Nick:「你這個智障...」)



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片語是:"Go out on a limb"

"Go out on a limb" 字面上的意思是「在一根樹枝上走出去」

("limb" 通常是用來指「四肢」,但在這裡則是指「樹枝」),

但實際上的意思則是指「冒險」或是

「在沒有任何支持的情況下提出意見、做出假設」。

這個片語最早源於19世紀末,用來比喻一個人在冒險做決定時,

就很像爬樹爬到樹枝上;甜美的果實(成功)都位在樹枝的末端,

但樹枝也不像樹幹這麼堅固,所以隨時都有可能會斷掉(失敗)。

順帶一提,"limb" 的 IPA 音標是 /lɪm/,

也就是說最後的 "b" 不發音,大家可千萬別念錯囉~

例句:"Tony is gonna go out on a limb here and say that

this post will get more than 200 likes!"

(Tony 現在大膽預測,這篇po文會收到超過200個讚!)



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字是:"Jack" (n.)

"Jack"(IPA 音標為 /dʒæk/)平常的意思想必大家都知道,就是常見名字「傑克」,

但其實除了「傑克」之外,"jack" 還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意思,而今天我要來介紹的,

就是把 "jack" 當成「一點...都不...」的用法

(有點類似 "anything",但比較不正式、較粗俗一些)。

美國人有時候會說 "You don't know jack",

如果你把這句話解讀為「你不認識傑克」,那你可就真的是 "don't know jack" 了!

這句話的意思其實是指「你屁都不知道」,但為什麼 "jack" 會有這個意思呢?

這是因為 "Jack" 這個名字實在是很菜市場,

所以就被用來指比較「沒有社會地位的人」

(英文裡,有些地位比較低下、勞力密集的職業名稱裡就有 "jack",

像是樵夫 "lumberjack" 跟高空作業清潔工 "steeplejack")

或是「很基本的東西」。因此,如果你連很基本的東西都不懂的話,

那你就真的是「屁都不知道」了。

例句:"Tony couldn't make jack translating videos on the Internet."

(Tony 在網路上翻譯影片根本就賺不了什麼屁錢。)



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字是:"Sugar high" (n.)

"Sugar high"(也可以說 "sugar rush")是指「吃了太多含糖食物之後,

精神過度亢奮的狀態」。雖然已經有研究指出吃糖並不會讓人特別亢奮,

但傳統上還是普遍認為吃完糖之後,

提高的血糖濃度會讓人(尤其是小孩子)更有精神。

而講到這就要順便提一下,在中文裡,

人們常常會用很「嗨」來形容一個人很興奮或是派對很好玩,

但在用英文的時候,最好不要亂用 "high" 這個字,

因為 "high" 通常都是用來形容「喝酒或吸毒之後的亢奮」,

所以形容人很「嗨」的話,建議可以用 "hyper",而形容派對很「嗨」,

則建議用 "hot"。

例句:"Tony ate so much candy last night, he was on a sugar high for hours."

(Tony 昨晚吃了超多糖果,所以他精神亢奮了好幾個小時。)



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字是:"Sheeple" (n.)

"Sheeple"(IPA 音標是 /ˈʃipəl/)的意思是「盲目追逐潮流、一味接受主流看法的人」。

這個字是由 "sheep"(羊)和 "people"(人們)拼在一起所組合而成,帶有貶義,

諷刺這些人就跟羊一樣,只會盲目跟著羊群走,沒有自我的主見。

"Sheeple" 首次出現於20世紀末,雖然不是一個正式單字,

但近年來已經有越來越多人使用,網路和報章媒體上也很常出現。

例句:"Stop watching junk food news, Tony! Or you'll turn into one of the sheeple!"

(別再看垃圾新聞了,Tony!不然你也會變得跟理盲濫情的群眾一樣!)



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片語:"Out of left field"

"Out of left field" 字面上的意思是「來自左外野」,但實際上,

這個片語的意思是指「出乎意料之外」。雖然這個片語的確切出處不明,

但學者大致上都可以同意一定是出自棒球,

而且最早大概從19世紀晚期到20世紀初期開始被使用。

目前比較常見的解釋有兩種,

第一派說法認為 "out of left field" 會代表「出乎意料」

是因為球場上左外野離一壘最遠,所以如果打者把球擊向左外野,

最後卻還是在抵達一壘之前被刺殺出局的話,那就真的很令人意外。

第二個說法,則是說在跑者要從三壘回到本壘得分時,球如果是從左外野傳來,

那麼跑者就會完全無法看到飛進本壘的球,

最後跑者可能就會不明不白、出乎意料地被觸殺。

例句:"Tony's usually pretty nice, so that nasty comment really came out of left field."

(Tony 平常人還滿好的,所以那句糟糕的評論真的還滿令人出乎意料。)



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字是:"Hail Mary" (n./adj.)

"Hail Mary"(IPA 音標為 /heɪl ˈmɛəri/)最早的意思是「萬福瑪利亞」,

用來歌頌天主教的聖母瑪利亞,

可是現在在美式英文口語上也可以用來指「孤注一擲」或是「使出渾身解數」。

這種說法最早源於1920年代的美國,

當時聖母大學(University of Notre Dame)的美式足球員在場上比賽時,

發現他們只要開球前先一起禱告,該次進攻就會得分。

事後,球員們就戲稱「Hail Mary 是我們最厲害的戰術」。

後來在一場跟俄亥俄州大(Ohio State University)的對決當中,

聖母大學在比賽結束前以一記19碼的長傳達陣逆轉獲勝,

賽後聖母大學教練也把該次進攻稱為 "Hail Mary play"。

然而,有40多年的時間,Hail Mary 這個說法都只有聖母大學的球員在使用,

一直到1975年才開始廣泛被民眾接受。這是因為在1975年的一場 NFL 比賽當中,

達拉斯牛仔隊於第四節落後明尼蘇達維京人隊。比賽只剩32秒時,

牛仔隊四分衛一記50碼的長傳達陣讓牛仔隊逆轉獲勝。

因為牛仔隊的四分衛也是虔誠的天主教徒,所以在賽後接受訪問時,

他說自己球丟出去之後,就閉上雙眼,說了萬福瑪利亞。

從那之後,"Hail Mary" 就變成了

「比賽結束前,幾乎不可能成功的長傳」的代名詞,

並且也衍生出「孤注一擲」、「使出渾身解數」的意思。

例句:"Despite his Hail Mary effort, Tony still failed to finish his exam in time."

(雖然 Tony 已經使出了渾身解數,但他還是無法在時間內把考卷寫完。)



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字是:"Heebie-jeebies" (n.)

"Heebie-jeebies"(IPA 音標為 /ˈhibiˈdʒibiz/)不是一個正式的單字,

但在英文俗語當中意指「緊張、害怕的感覺」。

這個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回1920年代,

當時的美國人很喜歡把沒有意義但是有押韻的兩個字詞湊在一起組成新的單字,

所以說,"heebie" 跟 "jeebies" 分開來看的時候,其實就是兩個完全沒有意義的聲音,

一定要合在一起才有意思。這個字第一次出現在印刷當中,

是在美國知名漫畫家 William Morgan de Beck 於1923年出版的漫畫裡

(只不過當時他是拼成 "heeby jeebys"),

之後,這個詞就開始廣泛被美國人接受,

1927年之後也傳入英國,並且一直被大家使用至今。

例句:"Tony is such a creepy guy. Just the thought of him gives me the heebie-jeebies."

(Tony 真的是很詭異的一個怪人,光是想到他我就全身不對勁。)



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字是:"D'oh" (interj.)

"D'oh"(IPA 音標是 /ˈdoʊ/)原本不是正式的單字,

而是從 "damn"(該死、可惡)簡化而來的感嘆詞,

用來表達「憤怒」、「挫折」、「失望」等負面情緒。

雖然這個用法最早於1940年代就出現在英國的廣播節目當中,

但是一直到1990年代,透過美國知名卡通 "The Simpsons"(辛普森家庭)

以及劇中主角,爸爸 "Homer",才開始廣泛被大眾認識、接受。

除了在2006年被獲選為「電視人物百大口頭禪」的第六名,

在2001年,牛津字典也正式將 "d'oh" 收錄在字典單字當中。

例句:"D'oh! I forgot to wear my underpants again today!"

(可惡!我今天又忘記穿內褲了!)



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字是:"New Year's resolution" (n.)

"New Year's resolution"(也可以寫成 "New Year resolution")

意思就是「新年新希望」,也就是在新年過後,

人們立志要在新的一年達到的目標或是做出的改變

(一樣是「希望」,這就跟「生日願望」這種「我希望世界和平、

我希望大家身體健康」這類的許願不同)。

其實從 "resolution" (n.) 這個字就可以看得出

「新年新希望」是比較積極主動的一種作為,

因為 "resolution" 除了用來指「決心」之外,

在其他情況下也會被用來指議會或是國際組織的「決議」。

例句:"Tony's New Year's resolutions are to exercise more, maintain a healthier diet,

and waste less time online. He knows he's probably gonna fail,

but he's making them anyway."

(Tony 的新年新希望就是要多運動、吃得更健康,還有少在網路上浪費一點時間。

他也知道自己最後八成辦不到,但反正還是要來立志一下。)



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片語:"Ring in the new year"

"Ring in the new year" 字面上看起來意思好像是「新年裡的戒指」,

但在這裡,"ring" 其實是當做動詞用,跟介係詞 "in" 搭配來指「敲鐘迎接」,

所以這個片語真正的意思其實就是「迎接新年」。那麼這種用法的起源究竟為何?

為什麼會跟敲鐘有關呢?這是因為英國的鐘樓都會在午夜時分響起,

而新年當然也不例外,所以人們都會把新年的鐘聲當做是「除舊佈新」的象徵。

英國名詩人 Alfred Tennyson 在1850年出版的詩作 "Ring Out, Wild Bells" 之中,

就有提到 "Ring out the old, ring in the new",用這句話來表達除舊佈新的概念。

例句:"Tony isn't doing anything special to ring in the new year this year

because he has to stay home and work on his term paper."

(Tony 今年沒有要特別慶祝迎接新年,因為他得待在家裡趕期末報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